春日的陽光灑滿了荒川村,寶夕公路(寶峰—夕陽)穿境而過,路邊放眼望去全是種植大棚,一個類似陽光玻璃房的設施特別顯眼,入口處懸掛著紅色布標,上面寫著“云南永茗花卉種植有限公司智慧農業示范基地”字樣。荒川村位于晉寧區雙河鄉荒川村委會,大部分村民以種植花卉為生,永茗花卉是這里的“明星”,附近的種植戶、合作社爭相前來學習觀摩。
“他們主要是來學習‘三無’花卉種植方式。”云南永茗花卉種植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永說。李永已有20多年的花卉種植經驗,但最近兩年按傳統方式種植花卉,產量大幅下降,花卉品質很難保障,收益也不理想。如果再這樣繼續種下去,不僅公司難以為繼,而且這片土地也將失去耕種價值。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昆明傳統花卉種植地逐漸從呈貢區向嵩明縣、晉寧區以及玉溪市等地轉移。在這些種植區,長期的反復輪作,導致土壤鹽堿化逐年加重,有的甚至無法耕種,花卉、蔬菜等作物的產量、品質不斷下降。
“生態環境保護不是一句空話,需要落實于行動。”李永說,經過反復學習和專家指導,2019年,永茗花卉投資數百萬元,將荒川村50畝傳統種植大棚改造成智慧種植大棚,實現產量和收益翻番。
說起改造后的變化,李永認為,“三無”種植(無土栽培、無排放、無污染)是亮點。具體來說,從人工看,采用傳統種植方式,產一茬花需15個人工,50畝地的成本約15萬元。改造后日常管護只需1個人工(采花時需增加人工),成本可降低3萬元至5萬元,一年產7茬花,年降低成本21萬元至35萬元。從產量和品質看,采用傳統種植方式,一年最多產5茬花,改造后采用無土基質栽種一年產7茬花,每茬花的生長周期從原來的60天縮短至45天。采用傳統種植方式,一棵花的產量最多為3枝,采用無土基質栽種平均產量為5枝左右,最高可達七八枝,而且花形、花色全部可控,品質優于傳統方式。
更重要的是,這50畝種植基地所用基質、水肥全部可以回收反復利用。李永介紹,采用傳統種植方式,50畝地澆一次需要200噸水,澆下去的水還沒被作物吸收就流失了。而采用新方式后,每次可回收近50噸水,一茬花可節省近3000噸水,全年可節省超2萬噸水,僅此一項就可降低成本2萬多元。同時,還可節約肥料,一茬花可降低成本約5萬元。基質經消毒后可反復使用,有利于土壤的保護和永續利用。
“三無”種植是設施農業、智慧農業的體現。其智慧大棚不僅安裝了微型氣象站,還有自動溫控、濕控、滴管等一體化設施。在李永看來,轉變種植方式初期投入看似巨大,但年度折算下來,收益還是非常可觀的。
工廠化農業,種花不用鋤頭用電腦
與永茗花卉不同的是,在位于晉寧區的云南愛必達園藝科技有限公司寶峰基地,迷你玫瑰花的種植是在腳不沾泥、手不摸肥、面不朝土、背不朝天的智能溫室大棚里完成的。
“我們這里種花不用鋤頭,只用電腦。”愛必達公司行政總監周勇說,基地占地面積45畝,約30000平方米,其中包裝車間占了5000平方米,其余25000平方米為花卉種植區,全年所需工人不到30人,而且大部分是在包裝車間工作,種植工人只有10人左右。
智能溫室大棚。
與傳統溫室大棚不同的是,基地的地面全部硬化,花卉是在不落地的苗床上種植,所有設施都圍繞花卉作物的生長需求而設計,像工廠流水線一樣生產,是對傳統農業耕種方式的顛覆。種花只用一臺電腦,就可以控制花卉從種苗到鮮切花的生長全過程,而且想讓其什么時候開花,就什么時候開花。這是因為大棚內采用全自動化設施,并按人工預設的最佳生長參數,電腦智能調節棚內溫、光、水、氣、肥等生長要素,為花卉等作物營造一個完美的生長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棚內完全不受外界氣候影響,可以全天候生產,打破了傳統農業產能和價格波動周期的限制。周勇介紹,智能溫室大棚畝產量是傳統種植方式畝產量的2.5倍至3倍,實現了農業產業規模化、工廠化、標準化生產。投產以來,寶峰基地連續3年年產量穩定在250萬盆至300萬盆,所產迷你玫瑰盆栽占全國消費市場的60%以上,年產值1900萬元至2100萬元,創造了單位面積產量、產值、利潤最高的行業紀錄,吸引周邊不少花農、合作社前來學習。其中,晉寧區張良花卉合作社、林茂花卉合作社等先后借鑒其物聯網運用技術,并取得成效。
事實上,“十三五”期間,昆明已開始設施化、智慧化、數字化農業的一系列部署,于2020年在宜良縣、晉寧區、尋甸縣先后啟動實施了基于物聯網運用的花卉種植、水果種植、肉牛養殖等。其中,結合尋甸縣“一縣一業”肉牛養殖產業示范縣建設,在云南尋甸伊泰食品有限公司、尋甸海潮集團有限公司等8個養殖區開展肉牛養殖物聯網運用示范。
智慧化農業,完善全市農業物聯網運用
昆明市農業農村局市場與信息化處處長馬云輝介紹,早在2016年,昆明就從高原特色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實際出發,按“突出本地特色,堅持適度超前謀劃”的思路,出臺了《昆明市“互聯網+農業”行動方案》,為全市“數字農業”發展制定了工作思路及內容架構。同時,通過昆明市人民政府與云南農業大學“校地合作”,建立了由市農業農村局、云南農業大學大數據學院、昆明農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成立的“政府+高校+國有平臺公司”合作機制,三部門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合力,共同推進昆明市數字農業發展。
目前,上述三方已初步建成云南農業大數據昆明分中心,初步形成農業資源一張圖、氣候土壤信息一張圖、市場信息一張圖等系統,為昆明市農業規劃和決策提供依據。同時,開發了“智慧農業物聯網應用云平臺” “農業市場大數據分析軟件系統”。目前,軟件硬件系統平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為昆明市建設“數字農業”提供統一存儲、運營、分析保障。
從實際運用來說,昆明已初步建成“數字云花”運用系統、農產品質量追溯運用系統、“三農”基礎信息運用系統、農業物聯網運用示范等六大應用體系。其中,“三農”基礎信息運用系統已初步建成基礎地理數據庫、農戶基礎信息數據庫、農業基礎信息數據庫、農村基礎信息數據庫。收錄了748592戶農戶、2553092名農村人口的基礎信息,1249個行政村九大特色產業的種植面積及產量的基礎數據,1249個行政村的基本情況,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村環境整治情況等基礎數,為全市設施農業、智慧農業、數字農業提供了堅實基礎。
馬云輝透露,目前,昆明圍繞產業集群、“一縣一業”特色支柱產業,將在農業種植、養殖領域優選現代農業設施基礎條件好、產品品牌優、市場占有率高的現代農業示范區、現代農業園區、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養殖)大戶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包括永茗花卉、愛必達等,通過建立農業物聯網運用示范,以點帶面,不斷充實完善昆明市農業物聯網運用,推動昆明市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全市“三農”數字化高質量發展。
愛必達工廠化花卉種植
“他們主要是來學習‘三無’花卉種植方式。”云南永茗花卉種植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永說。李永已有20多年的花卉種植經驗,但最近兩年按傳統方式種植花卉,產量大幅下降,花卉品質很難保障,收益也不理想。如果再這樣繼續種下去,不僅公司難以為繼,而且這片土地也將失去耕種價值。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昆明傳統花卉種植地逐漸從呈貢區向嵩明縣、晉寧區以及玉溪市等地轉移。在這些種植區,長期的反復輪作,導致土壤鹽堿化逐年加重,有的甚至無法耕種,花卉、蔬菜等作物的產量、品質不斷下降。
“生態環境保護不是一句空話,需要落實于行動。”李永說,經過反復學習和專家指導,2019年,永茗花卉投資數百萬元,將荒川村50畝傳統種植大棚改造成智慧種植大棚,實現產量和收益翻番。
說起改造后的變化,李永認為,“三無”種植(無土栽培、無排放、無污染)是亮點。具體來說,從人工看,采用傳統種植方式,產一茬花需15個人工,50畝地的成本約15萬元。改造后日常管護只需1個人工(采花時需增加人工),成本可降低3萬元至5萬元,一年產7茬花,年降低成本21萬元至35萬元。從產量和品質看,采用傳統種植方式,一年最多產5茬花,改造后采用無土基質栽種一年產7茬花,每茬花的生長周期從原來的60天縮短至45天。采用傳統種植方式,一棵花的產量最多為3枝,采用無土基質栽種平均產量為5枝左右,最高可達七八枝,而且花形、花色全部可控,品質優于傳統方式。
更重要的是,這50畝種植基地所用基質、水肥全部可以回收反復利用。李永介紹,采用傳統種植方式,50畝地澆一次需要200噸水,澆下去的水還沒被作物吸收就流失了。而采用新方式后,每次可回收近50噸水,一茬花可節省近3000噸水,全年可節省超2萬噸水,僅此一項就可降低成本2萬多元。同時,還可節約肥料,一茬花可降低成本約5萬元。基質經消毒后可反復使用,有利于土壤的保護和永續利用。
“三無”種植是設施農業、智慧農業的體現。其智慧大棚不僅安裝了微型氣象站,還有自動溫控、濕控、滴管等一體化設施。在李永看來,轉變種植方式初期投入看似巨大,但年度折算下來,收益還是非常可觀的。
工廠化農業,種花不用鋤頭用電腦
與永茗花卉不同的是,在位于晉寧區的云南愛必達園藝科技有限公司寶峰基地,迷你玫瑰花的種植是在腳不沾泥、手不摸肥、面不朝土、背不朝天的智能溫室大棚里完成的。
“我們這里種花不用鋤頭,只用電腦。”愛必達公司行政總監周勇說,基地占地面積45畝,約30000平方米,其中包裝車間占了5000平方米,其余25000平方米為花卉種植區,全年所需工人不到30人,而且大部分是在包裝車間工作,種植工人只有10人左右。
智能溫室大棚。
與傳統溫室大棚不同的是,基地的地面全部硬化,花卉是在不落地的苗床上種植,所有設施都圍繞花卉作物的生長需求而設計,像工廠流水線一樣生產,是對傳統農業耕種方式的顛覆。種花只用一臺電腦,就可以控制花卉從種苗到鮮切花的生長全過程,而且想讓其什么時候開花,就什么時候開花。這是因為大棚內采用全自動化設施,并按人工預設的最佳生長參數,電腦智能調節棚內溫、光、水、氣、肥等生長要素,為花卉等作物營造一個完美的生長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棚內完全不受外界氣候影響,可以全天候生產,打破了傳統農業產能和價格波動周期的限制。周勇介紹,智能溫室大棚畝產量是傳統種植方式畝產量的2.5倍至3倍,實現了農業產業規模化、工廠化、標準化生產。投產以來,寶峰基地連續3年年產量穩定在250萬盆至300萬盆,所產迷你玫瑰盆栽占全國消費市場的60%以上,年產值1900萬元至2100萬元,創造了單位面積產量、產值、利潤最高的行業紀錄,吸引周邊不少花農、合作社前來學習。其中,晉寧區張良花卉合作社、林茂花卉合作社等先后借鑒其物聯網運用技術,并取得成效。
事實上,“十三五”期間,昆明已開始設施化、智慧化、數字化農業的一系列部署,于2020年在宜良縣、晉寧區、尋甸縣先后啟動實施了基于物聯網運用的花卉種植、水果種植、肉牛養殖等。其中,結合尋甸縣“一縣一業”肉牛養殖產業示范縣建設,在云南尋甸伊泰食品有限公司、尋甸海潮集團有限公司等8個養殖區開展肉牛養殖物聯網運用示范。
智慧化農業,完善全市農業物聯網運用
昆明市農業農村局市場與信息化處處長馬云輝介紹,早在2016年,昆明就從高原特色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實際出發,按“突出本地特色,堅持適度超前謀劃”的思路,出臺了《昆明市“互聯網+農業”行動方案》,為全市“數字農業”發展制定了工作思路及內容架構。同時,通過昆明市人民政府與云南農業大學“校地合作”,建立了由市農業農村局、云南農業大學大數據學院、昆明農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成立的“政府+高校+國有平臺公司”合作機制,三部門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合力,共同推進昆明市數字農業發展。
目前,上述三方已初步建成云南農業大數據昆明分中心,初步形成農業資源一張圖、氣候土壤信息一張圖、市場信息一張圖等系統,為昆明市農業規劃和決策提供依據。同時,開發了“智慧農業物聯網應用云平臺” “農業市場大數據分析軟件系統”。目前,軟件硬件系統平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為昆明市建設“數字農業”提供統一存儲、運營、分析保障。
從實際運用來說,昆明已初步建成“數字云花”運用系統、農產品質量追溯運用系統、“三農”基礎信息運用系統、農業物聯網運用示范等六大應用體系。其中,“三農”基礎信息運用系統已初步建成基礎地理數據庫、農戶基礎信息數據庫、農業基礎信息數據庫、農村基礎信息數據庫。收錄了748592戶農戶、2553092名農村人口的基礎信息,1249個行政村九大特色產業的種植面積及產量的基礎數據,1249個行政村的基本情況,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村環境整治情況等基礎數,為全市設施農業、智慧農業、數字農業提供了堅實基礎。
馬云輝透露,目前,昆明圍繞產業集群、“一縣一業”特色支柱產業,將在農業種植、養殖領域優選現代農業設施基礎條件好、產品品牌優、市場占有率高的現代農業示范區、現代農業園區、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養殖)大戶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包括永茗花卉、愛必達等,通過建立農業物聯網運用示范,以點帶面,不斷充實完善昆明市農業物聯網運用,推動昆明市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全市“三農”數字化高質量發展。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m.xiaofangjjdc.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