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慧農業團隊利用稻蝦共作水體季相差異特征,提取了稻蝦共作時空分布,揭示了其快速擴張下的典型時空特征。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農業系統(Agricultural Systems)》上。
據陸苗副研究員介紹,作物生產與水產養殖相結合,可以緩解農業用地緊張、提高農田生產力和經濟效益。稻蝦共作是一種水稻和小龍蝦復合養殖模式,已成為中國眾多稻田綜合種養模式中的新興農業生態系統。及時準確理解稻蝦共作的擴張特征,對合理利用水土資源,促進稻蝦共作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該團隊針對稻蝦共作發源地—湖北省潛江市,利用稻蝦共作水體季相差異特征,構建了面向對象的稻蝦共作提取方法,基于陸地衛星影像提取了潛江市2013-2018年稻蝦共作時空分布,分析了其時空變化特征。研究表明,該區域稻蝦共作呈持續增長態勢,前期主要位于以傳統水稻田為主的潛江市西南部,2015年后通過農田“旱改水”,呈現向北部旱地擴展的態勢。研究發現不同農業生產管理模式(即國有農場和小農經營)間的稻蝦共作發展特征存在差異,國有農場引領區域的稻蝦共作前期空間分布迅速擴張,隨后逐漸飽和;小農耕作區的稻蝦共作在后期發展迅速,逐漸成為蝦稻共作擴張的主要區域。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共同資助。(通訊員 金云翔)
據陸苗副研究員介紹,作物生產與水產養殖相結合,可以緩解農業用地緊張、提高農田生產力和經濟效益。稻蝦共作是一種水稻和小龍蝦復合養殖模式,已成為中國眾多稻田綜合種養模式中的新興農業生態系統。及時準確理解稻蝦共作的擴張特征,對合理利用水土資源,促進稻蝦共作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該團隊針對稻蝦共作發源地—湖北省潛江市,利用稻蝦共作水體季相差異特征,構建了面向對象的稻蝦共作提取方法,基于陸地衛星影像提取了潛江市2013-2018年稻蝦共作時空分布,分析了其時空變化特征。研究表明,該區域稻蝦共作呈持續增長態勢,前期主要位于以傳統水稻田為主的潛江市西南部,2015年后通過農田“旱改水”,呈現向北部旱地擴展的態勢。研究發現不同農業生產管理模式(即國有農場和小農經營)間的稻蝦共作發展特征存在差異,國有農場引領區域的稻蝦共作前期空間分布迅速擴張,隨后逐漸飽和;小農耕作區的稻蝦共作在后期發展迅速,逐漸成為蝦稻共作擴張的主要區域。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共同資助。(通訊員 金云翔)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m.xiaofangjjdc.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