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是一種不同于傳統發展的全新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農業關乎國家糧食安全、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大力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是實現“五位一體”戰略布局、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選擇,是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內在要求。
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指在農業上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產業高效、農民增收的農業發展格局。
201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13277億斤,比2018年增加119億斤,創歷史最高水平,是連續5年站穩1.3萬億斤臺階,糧食生產更實現歷史性的“十六連豐”。
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農民持續增收,生態建設日益加強,資源利用穩步提高,人居環境逐步改善,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障。
然而,由于我國農業長期處于粗放型增長,農業資源硬性約束突出、環境污染日益嚴峻、生態環境加劇惡化、體制機制不夠健全等已成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耕地數量減少 土壤質量下降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基礎,我國地少水缺,農業資源的質量和數量下降已進入硬性約束期。由于我國絕大部分地區不休耕,導致耕層變薄、耕地質量下降。
在水資源方面,我國人均占有量為2 059.7 m3,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南北分布不均勻,大部分農田需要灌溉,水資源有效利用率僅為40.0%,且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生產物質濫用 環境污染突出
農業生產中存在過量使用農藥、化肥的問題。
據統計,2013年農作物的化肥平均施用量為359.0 kg/hm2,是發達國家的1.6倍。每年農藥使用量約130.0萬t,2010年由于化肥、農藥的使用而造成總磷和總氮的排放分別占農業源污染的27.0%和47.0%。此外,秸稈有效利率低;農用地膜覆蓋面積為1 333.0萬hm2,而回收率不足2/3;產生大量溫室氣體,造成農業源空氣污染。
水土流失嚴重 農業生態環境惡化
水土流失是農業生態環境的首要危害。對草地和森林資源的掠奪性利用與破壞,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嚴重。建國初期,全國水土流失面積為150.0萬km2,現今為179.4萬km2。1949 年以來營造的1.0億hm2森林現僅存3 000.0萬hm2,其中濫伐林木用作燃料是重要原因。
作物(品種)多樣性加速喪失
在中國,近半個世紀以來,有200多種高等植物已經滅絕,約4600種高等植物處于瀕危狀態;全國生物物種數量正以平均每天新增一個瀕危甚至走向滅絕的速度減少,農作物栽培品種正以每年15%的速度遞減;相當數量的農作物種質資源只能存活于實驗室或種子庫,很多種類尤其是野生種、半野生種、地方種或傳統農家品種等早已在野外難覓蹤跡或永遠消失,作物種質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威脅或危機。
農田物種多樣性受創
除主要農作物及其栽培品種多樣性的加速喪失,以農田或土壤環境為核心、與農業密切相關的動植物、微生物等生物多樣性同樣遭受損害。
在國內,諸多研究及大量實證均表明,以鳥類、蛇類、昆蟲、蚯蚓、線蟲和蟻類等為代表的有益生物或害蟲天敵種群數量正快速縮減,而以鼠類為典型的有害生物種群密度飆升,一些農林重大病蟲害此起彼伏,危害加重;南方稻田生態系統中水生動物、昆蟲類、蛙類、蚯蚓、藻類、雜草及土壤生物等種類或數量明顯減少,多樣性逐漸喪失。
2.危機的主要誘致因素
思想認識滯后
危機意識淡薄,長期以來,囿于對大自然與客觀世界認知的局限性和自然資源富足的表象,資源環境憂患意識和危機感嚴重缺失。發展觀念的滯后,使得國人片面追逐經濟總量規模與增速或不切實際的“跨越”發展,而忽視發展的內在質量效率與資源環境成本。
迄今,尚未真正全面認知和把握生物多樣性在資源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及深遠意義,對生物多樣性喪失帶來的嚴重惡果知之甚少,認識缺位、模糊或片面膚淺,農業生物多樣性和遺傳資源保護意識嚴重淡薄。
不可持續的工業化與城鎮化
中國工業化、城鎮化速度驚人,但其對“三農”資源尤其是耕地資源的掠剝或破壞也同樣令人側目,并呈現出極度的非理性和不可持續性。伴隨粗放、高速的工業化進程和城鎮的過度快速膨脹,全國工業和城鎮“三廢”排放量與日俱增,但無害化處理率、達標排放率及有效利用率等均一直處于較低水平。
以水、電為核心的生產生活資源能源需求量與消費量陡增,繼而導致各類引(調)水工程、地下水工程和水電工程等項目盲目上馬、無序推進乃至泛濫,以及水資源過度開發與配置的失衡,最終加劇農業旱災常態化、水資源供求矛盾尖銳化以及農業生態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減量化。
粗放的農業農村生產經營
古往今來,獲取農業更高產量一向是人們孜孜追求的目標。然而,過度、盲目或片面追逐暫時產量指標、忽視種質資源和遺傳多樣性保護,輕視生態環境與產業多樣性保護,忽視增產、增長或發展的長期性、持續性和科學性。
同時,農業化學品的有效利用率或回收率長期處于低位徘徊,致使大量化學品或有毒有害物質殘留于田間地頭或土壤,進而帶來農業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的嚴重損毀。
日趨惡化的農業生態環境
當前,我國近20%耕地土壤污染物超標,同時,全國耕地等級總體偏低,質量欠佳或較差,60%以上耕地無水源保障;40%以上土壤出現退化現象,中低產田占比高達71%;土壤營養失衡嚴重,沙化、鹽堿化突出,水土流失加劇。
近40%國控重點湖泊水質達污染級;約60%地下水水質較差或極差;近岸海域1/3以上遭受污染,局部污染嚴重。全國大氣環境中的氨通量增加了數倍;農業產業排放的衡量溫室氣體正以較快的速度增長。農業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進一步加速了農業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中國農業生物多樣性危機已悄然而至并日趨嚴峻,其成因是復雜多層面的,既與直接、主觀和可控的人為因素密切關聯,又有客觀、難以抗拒的自然力量綜合作用。
但歸根結底,人類活動或人為損毀是導致并加劇農業生物多樣性喪失或危機的最根本原因。人們長期背離客觀自然規律、急功近利、逆天而行和盲目發展的必然結果。
3.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確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意識
在我國,目前還遠未形成普遍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意識。引導全社會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培育生態文化,培養生態道德,開展生態教育,倡導綠色消費,提升公民生態文明素質,使其既明確生態權利、又明確生態義務,自覺遵守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積極投身生態文明建設中。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從依靠拼生態環境、拼農資投入、拼資源消耗的粗放型經營,轉移到注重提高質量和效益的集約型經營上來。以農業科技創新為根本,注重質量效益并重,挖掘糧食生產潛力,提高糧食產能,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不斷創新農業技術和經營方式,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
合理開發利用 農業資源
明確農業的基礎地位和作用,提高資源利用率。做好耕地與水資源的保護,下大力氣治理環境污染,努力修復農業生態環境,積極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注重資源、環境的保護和永續發展,使生產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
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指在農業上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產業高效、農民增收的農業發展格局。
1.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
201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13277億斤,比2018年增加119億斤,創歷史最高水平,是連續5年站穩1.3萬億斤臺階,糧食生產更實現歷史性的“十六連豐”。
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農民持續增收,生態建設日益加強,資源利用穩步提高,人居環境逐步改善,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障。
然而,由于我國農業長期處于粗放型增長,農業資源硬性約束突出、環境污染日益嚴峻、生態環境加劇惡化、體制機制不夠健全等已成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耕地數量減少 土壤質量下降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基礎,我國地少水缺,農業資源的質量和數量下降已進入硬性約束期。由于我國絕大部分地區不休耕,導致耕層變薄、耕地質量下降。
水資源短缺 水環境污染加劇
在水資源方面,我國人均占有量為2 059.7 m3,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南北分布不均勻,大部分農田需要灌溉,水資源有效利用率僅為40.0%,且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生產物質濫用 環境污染突出
農業生產中存在過量使用農藥、化肥的問題。
據統計,2013年農作物的化肥平均施用量為359.0 kg/hm2,是發達國家的1.6倍。每年農藥使用量約130.0萬t,2010年由于化肥、農藥的使用而造成總磷和總氮的排放分別占農業源污染的27.0%和47.0%。此外,秸稈有效利率低;農用地膜覆蓋面積為1 333.0萬hm2,而回收率不足2/3;產生大量溫室氣體,造成農業源空氣污染。
水土流失嚴重 農業生態環境惡化
作物(品種)多樣性加速喪失
在中國,近半個世紀以來,有200多種高等植物已經滅絕,約4600種高等植物處于瀕危狀態;全國生物物種數量正以平均每天新增一個瀕危甚至走向滅絕的速度減少,農作物栽培品種正以每年15%的速度遞減;相當數量的農作物種質資源只能存活于實驗室或種子庫,很多種類尤其是野生種、半野生種、地方種或傳統農家品種等早已在野外難覓蹤跡或永遠消失,作物種質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威脅或危機。
農田物種多樣性受創
除主要農作物及其栽培品種多樣性的加速喪失,以農田或土壤環境為核心、與農業密切相關的動植物、微生物等生物多樣性同樣遭受損害。
在國內,諸多研究及大量實證均表明,以鳥類、蛇類、昆蟲、蚯蚓、線蟲和蟻類等為代表的有益生物或害蟲天敵種群數量正快速縮減,而以鼠類為典型的有害生物種群密度飆升,一些農林重大病蟲害此起彼伏,危害加重;南方稻田生態系統中水生動物、昆蟲類、蛙類、蚯蚓、藻類、雜草及土壤生物等種類或數量明顯減少,多樣性逐漸喪失。
2.危機的主要誘致因素
思想認識滯后
危機意識淡薄,長期以來,囿于對大自然與客觀世界認知的局限性和自然資源富足的表象,資源環境憂患意識和危機感嚴重缺失。發展觀念的滯后,使得國人片面追逐經濟總量規模與增速或不切實際的“跨越”發展,而忽視發展的內在質量效率與資源環境成本。
迄今,尚未真正全面認知和把握生物多樣性在資源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及深遠意義,對生物多樣性喪失帶來的嚴重惡果知之甚少,認識缺位、模糊或片面膚淺,農業生物多樣性和遺傳資源保護意識嚴重淡薄。
不可持續的工業化與城鎮化
中國工業化、城鎮化速度驚人,但其對“三農”資源尤其是耕地資源的掠剝或破壞也同樣令人側目,并呈現出極度的非理性和不可持續性。伴隨粗放、高速的工業化進程和城鎮的過度快速膨脹,全國工業和城鎮“三廢”排放量與日俱增,但無害化處理率、達標排放率及有效利用率等均一直處于較低水平。
粗放的農業農村生產經營
古往今來,獲取農業更高產量一向是人們孜孜追求的目標。然而,過度、盲目或片面追逐暫時產量指標、忽視種質資源和遺傳多樣性保護,輕視生態環境與產業多樣性保護,忽視增產、增長或發展的長期性、持續性和科學性。
同時,農業化學品的有效利用率或回收率長期處于低位徘徊,致使大量化學品或有毒有害物質殘留于田間地頭或土壤,進而帶來農業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的嚴重損毀。
日趨惡化的農業生態環境
近40%國控重點湖泊水質達污染級;約60%地下水水質較差或極差;近岸海域1/3以上遭受污染,局部污染嚴重。全國大氣環境中的氨通量增加了數倍;農業產業排放的衡量溫室氣體正以較快的速度增長。農業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進一步加速了農業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中國農業生物多樣性危機已悄然而至并日趨嚴峻,其成因是復雜多層面的,既與直接、主觀和可控的人為因素密切關聯,又有客觀、難以抗拒的自然力量綜合作用。
3.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在我國,目前還遠未形成普遍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意識。引導全社會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培育生態文化,培養生態道德,開展生態教育,倡導綠色消費,提升公民生態文明素質,使其既明確生態權利、又明確生態義務,自覺遵守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積極投身生態文明建設中。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從依靠拼生態環境、拼農資投入、拼資源消耗的粗放型經營,轉移到注重提高質量和效益的集約型經營上來。以農業科技創新為根本,注重質量效益并重,挖掘糧食生產潛力,提高糧食產能,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不斷創新農業技術和經營方式,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
合理開發利用 農業資源
明確農業的基礎地位和作用,提高資源利用率。做好耕地與水資源的保護,下大力氣治理環境污染,努力修復農業生態環境,積極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注重資源、環境的保護和永續發展,使生產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m.xiaofangjjdc.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